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_97久久人人超碰超碰窝窝_无码一级片免费在线_亚洲自无码视频亚洲

歡迎來到環(huán)聯網  郵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僅搜索標題

如何鑒別固體廢物?讓固體廢物定義不再模糊。

分類:固廢觀察 > 固廢處理    發(fā)布時間:2017年7月30日 16:35    作者:來源:固廢觀察    文章來源:

固體廢物概念的核心要素分析

《固廢法》“第六章附則”中對固體廢物的概念進行了明確,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喪失原有利用價值或者雖未喪失利用價值但被拋棄或者放棄的固態(tài)、半固態(tài)和置于容器中的氣態(tài)的物品、物質以及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納入固體廢物管理的物品、物質。該定義的核心要素在于物品或物質的屬性判斷,主要基于物質客觀的價值和產生者/(所有者)主觀的取舍兩個方面,客觀價值為主,主觀取舍為輔。

物質的價值相對性和絕對性

物質的價值具有相對性,具體表現為:

(1)時空相對性。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不同的科技和認知發(fā)展條件下,物質的價值會發(fā)生變化。

(2)用途相對性。在當下的社會、科技和認知條件下(“當下條件”),不同的用途下(使用者、使用的方式方法等),物質的價值也會發(fā)生變化。

物質的相對價值,是指在“當下條件”下,物質在特定用途下的價值,也可稱之為狹義價值。

物質的絕對價值,是指在“當下條件”下,物質在所有不同用途下的總體價值,是物質本身固有的價值。也可稱之為廣義價值。

決定物質屬性的是廣義價值

從狹義價值的角度看,物質價值的相對性導致了物質屬性的相對性,所謂沒有絕對的廢物,只有放錯地方的資源。同一個物質,有人當“寶貝”,有人當“垃圾”。

 那么,在《固廢法》對固體廢物的定義中,“原有利用價值”是指狹義價值還是廣義價值?即,“原有利用價值”是基于產生者,還是基于包括產生者在內的不同使用者?

我們有這樣一個常識,如果自己手上有件東西,自己用不上了,但是對別人有用,我們是不會把它當廢物對待的。

 基于這樣的常識,我們得出如下結論:固體廢物的定義中,“原有利用價值”是廣義價值,是基于包括產生者在內的不同使用者所有用途下的總體價值。

在廣義價值下,物質的客觀屬性是唯一的

“非固體廢物”和“固體廢物”是兩個對立的、排他性的集合。從廣義價值而言,在產生者不主動拋棄的情況下,沒有一種物質,既是“非固體廢物”,又是“固體廢物”。

在實際管理工作中,存在物質的雙重屬性的現象。如果概念不清,往往會產生物質的屬性是由狹義價值決定的這種假象,其實是由產生者主觀取舍造成的。在廣義價值下,物質的客觀屬性是唯一的。

《固廢法》中固體廢物定義存在的問題

外延過大,形成悖論

“原有利用價值”是物質的總體價值,包括可從物質中提取原材料以及燃料的價值。由于這是物質普遍存在的基礎屬性,那么套用“沒有絕對的廢物,只有放錯地方的資源”這句話,固體廢物本身就不存在了,《固廢法》還有何用?

“原有”兩字引發(fā)多重歧義

 一是,按照“原有”利用價值概念來界定物質屬性,產品也可能歸屬為廢物。通過生產活動產生的產品,一般不再具備原輔材料的性能,也就是說產品喪失了“原有利用價值”。根據定義,產品竟然變成廢物!導致這種不合理的結論,是因為“原有利用價值”這個用詞沒有考慮到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賦予物質的新的價值。比如說,用米釀酒,酒失去了米的“原有利用價值”,酒是廢物嗎?肯定不是。

二是,固體廢物概念中“喪失原有利用價值”與“雖未喪失利用價值”,前后相差“原有”兩個字,容易產生一種歧義:“原有利用價值”不同于“利用價值”,“原有利用價值”是相對于產生者而言的,“利用價值”是所有用途下的總體價值,一個狹義,一個廣義。

“利用價值”不等于“利用”的價值

“原有利用價值”是物質所有用途下的總體價值。對于“利用”,《固廢法》定義為:從固體廢物中提取物質作為原材料或者燃料的活動?!霸欣脙r值”中的利用的含義遠遠大于“利用”,兩者之間產生了沖突。

《固體廢物鑒別導則(試行)》對于廣義價值的選擇和控制

 《固廢法》對于“固體廢物”定義的廣義價值所引申出的“沒有絕對的廢物”這個概念,讓固廢管理對象變得模糊,管理陷入困境。所以,物質的性質判斷基于廣義的價值屬性,但不能無條件地認同廣義價值?!豆腆w廢物鑒別導則(試行)》是判定物質是否屬于固體廢物的重要依據,給廣義價值帶上了合適的“緊箍咒”。《導則》給出的鑒別順序分3步:《首先根據固體廢物的定義進行判斷;其次可根據導則所列的固體廢物范圍進行判斷;根據定義和固體廢物范圍仍難以鑒別的,可根據導則第三部分進行判斷。

導則第三部分列出了“固體廢物與非固體廢物判別流程圖”(見圖1),該“流程圖”有5層判斷項,其中有4個判斷項可以得出“非固體廢物”的屬性。其中在第2項判斷為“有價值”的基礎上的后續(xù)3個判斷,可以看做對于廣義價值的選擇和控制。即“基本保留原有用途的價值+符合相關產品標準+可直接用作替代產品,且使用過程環(huán)境無害”。



       對于固體廢物定義的調整和解讀

《固廢法》中固體廢物的基本定義及其概念在實際管理應用中存在較多問題,《導則》的補充只是杯水車薪,本文嘗試從根本上對固體廢物的定義進行調整,正本清源,才是長久之計。

定義的調整原則

 針對現有定義存在的問題,可以遵從以下幾點原則加以調整,①保持以物質的廣義價值判定物質屬性②對廣義價值進行合理控制③認可物質的新價值④避免和“利用”的定義產生沖突。

定義的調整建議

現有定義的不當之處,是因為“原有利用價值”這個用詞存在重大缺陷。根據上述調整原則,可以把“原有利用價值”改為“直接使用價值”。即,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喪失直接使用價值或者雖未喪失直接使用價值但被拋棄或者放棄的……物品、物質。

調整后的定義解讀和說明

采用“直接使用價值”的定義完全符合4個調整原則,化解了原定義存在的問題,具體說明如下:

(1)“直接使用價值”是廣義價值,是基于包括產生者在內的不同使用者所有用途下的總體價值。

(2)“直接使用價值”是受限制的廣義價值,需要進一步明確以下幾點:

①固體廢物(非主動拋棄的,下同)是不能直接使用的。

②能直接使用的,就不是固體廢物。

③“直接使用價值”,不包括固體廢物的“利用”。 

直接使用價值:物質可以直接使用到正常的、通用性的生產、生活用途,就是非固體廢物。判斷“需界定物質”是否具有“直接使用價值”可采用比較的方法,和現有的公認的非固體廢物進行比較,若具備相同的價值,就可判定具有“直接使用價值”。具體方法而言,可以對照《導則》提出的3種價值(原有用途、符合標準、直接替代),原有用途就是和原物質相比較,符合標準就是和標準化的產品相比較,直接替代是和被替代的產品或原材料相比較。以企業(yè)產生的某種含銅污泥為例:含銅污泥如果品味好于銅礦料,就可以直接替代銅礦料做原材料使用,既然和銅礦料相比較它具備直接使用價值,含銅污泥就不是廢物。        從另一個角度講,如果現有的銅冶煉水平還未達到直接使用含銅污泥冶煉的水平,或者同使用銅礦料相比是環(huán)境有害的(生產過程環(huán)境風險增加,產品品質降低等),那么含銅污泥就是廢物,含銅污泥的冶煉過程可以看做是固體廢物的“利用”,是一種需要加以控制的特殊用途。

固體廢物的“利用”:屬于固體廢物的特殊用途,需要特定的范圍、時間和技術條件?!爱斚聴l件”下,沒有其他正常的、通用性的生產、生活用途可以直接使用固體廢物。

(3)“直接使用價值”包括了在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新的價值,包括生產活動產生的產品價值、社會服務活動產生的物品價值等,突破了“原有利用價值”的歧義和束縛。

(4)采用“使用”,從用詞上規(guī)避和“利用”的矛盾和沖突。

不同定義下的物質屬性分析

通過“廢電腦”物質屬性分析案例,來說明將定義調整為“直接使用價值”的合理性,以及廣義價值受控的必要性。

廢電腦是首批納入《廢棄電氣電子產品處理目錄》的電子廢物,屬于固體廢物管理對象。

按現有定義的屬性分析:廢電腦的拆解產物(塑料、金屬、有價值的零部件等)可以作為原料被他人利用,這是電腦“原有利用價值”的一部分,所以廢電腦沒有喪失“原有利用價值”,不是固廢!

按調整后的定義:廢電腦沒有“直接使用價值”,無法直接使用到正常的、通用性的生產、生活用途,既沒有原有用途,也不符合任何產品標準,也無法直接替代其他產品或原材料無害化使用。所以廢電腦是固體廢物,廢電腦的拆解屬于固體廢物的“利用”,僅僅從中提取物質作為原材料。


來源:固廢觀察

特此聲明:
1.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
2. 請文章來源方確保投稿文章內容及其附屬圖片無版權爭議問題,如發(fā)生涉及內容、版權等問題,文章來源方自負相關法律責任。
3.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內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