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_97久久人人超碰超碰窝窝_无码一级片免费在线_亚洲自无码视频亚洲

歡迎來到環(huán)聯網  郵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僅搜索標題

3個月44戶居民全部做到垃圾分類 寧波85歲老黨員揭奧秘

分類:行業(yè)熱點 > 國內資訊    發(fā)布時間:2018年10月19日 10:11    作者:周科娜 陳超波    文章來源:環(huán)衛(wèi)科技網

85歲的老黨員茅永貴是江北區(qū)甬江街道朱家社區(qū)年齡最大的垃圾分類義務督導員。老人僅用了3個月時間,就讓樓道44戶鄰里從不知道什么是垃圾分類,到100%垃圾分類,究竟用了什么好辦法?他的兩本《垃圾分類日記》和給居民的6封信中,揭示了其中的奧秘。

 曾為宣傳垃圾分類吃過閉門羹

昨天,記者見到茅永貴時,他笑呵呵地說:“雖然樓道居民已經實現了100%垃圾分類,要保持長效,我還得再寫封信,鼓勵一下他們!”

茅永貴老人正在張貼給居民的信。 記者 劉波 攝

茅永貴老人正在張貼給居民的信。 記者 劉波 攝

茅永貴是如何成為朱家社區(qū)垃圾分類義務督導員的?事情還得從今年7月13日說起。當天,他參加了朱家社區(qū)居委會召開的垃圾分類黨員動員大會,要求黨員做好垃圾分類的表率,他領取了垃圾分類宣傳單,成為2幢的垃圾分類義務督導員。

茅永貴居住的2幢,有3號和4號兩個墻門,一共44戶居民。樓道居民除了拆遷安置戶外,還有一些是租戶。“當天會后,我?guī)е麄鲉魏凸P記本,從11樓開始,挨家挨戶敲門送宣傳單,動員居民進行垃圾分類。”

走訪中,茅永貴發(fā)現有四五戶樓道居民尚未領取垃圾分類桶和塑料袋,他在筆記本上做了記錄。第二天,他將桶和袋子給鄰居送去。“運氣很好,3號樓和4號樓,除1戶上班外,其余43戶都宣傳到了,都答應會進行垃圾分類。”茅永貴笑著說。

采訪茅老時,聽他講述的垃圾分類宣傳工作是十分順利的。但朱家社區(qū)居委會書記任亞鴻卻告訴記者:“事實并不是像茅老說的那么輕松。雖然多數居民看到茅老這么大年紀,還在義務宣傳垃圾分類,十分尊重和理解,但也有個別居民起初不理解,茅老曾吃過閉門羹,也被居民責怪過,受了委屈。在此后的上門宣傳中,由社區(qū)工作人員陪同茅老做工作,最終居民表示愿意配合做好垃圾分類。”

漸漸地,樓道居民對茅老越來越熟悉,一看茅老敲門,就主動拎出垃圾桶接受檢查。家住2幢7樓的居民常小毛笑著說:“茅師傅多次上門宣傳后,我們已能熟練地進行垃圾分類了。他這么大年紀了都在做垃圾分類,我們能不做嗎?”

兩本日記6封信記錄動員工作的不易

每次走訪回來,茅永貴會對筆記進行整理,并撰寫垃圾分類日記。

翻開茅老的垃圾分類日記,記者看到,封面上寫著“垃圾分類、利國利民,造福子孫,從我做起”,這是老人自己想的口號,讀來朗朗上口。

本子中,除了記錄垃圾分類每次檢查的達標情況外,還有茅老的感言和給居民的6封信,這些信件均貼在樓道進門處。這6封信,既是對樓道居民垃圾分類行為的鼓勵,又是給居民下達的垃圾分類任務書。其中幾封是這么寫的:

8月20日:“3號樓,有5家垃圾桶、袋未領,有21家已經開始垃圾分類,但多數住戶,對垃圾分類還不清楚,有7戶住戶分得可以……請住戶們記住,不要在廚余垃圾袋中再套塑料袋……”

9月3日:“這個星期日之前,對未檢查的14戶和做得還不夠一點的12戶,我們想再進行一次檢查,目的是提高垃圾分類合格率。希望3號門、4號門住戶業(yè)主共同努力,力爭在9月30日前全部合格。”

為何茅老會在日記中提到“請住戶們記住,不要在廚余垃圾袋中再套塑料袋……”這里有個小故事。

原來,茅老發(fā)現居民已能熟練進行垃圾分類,但唯獨在廚余垃圾桶中混放塑料袋、出現“大袋套小袋”的問題始終沒有解決,這樣的住戶有六七戶。于是,茅老重點對這幾戶居民進行走訪。仔細詢問之下,茅老才了解了其中緣由。“這么做的均為老人,節(jié)儉的習慣一下子難以改變。嶄新的垃圾桶和袋擔心弄臟,里面再套個袋子,一來,廚余塑料袋可重復使用;二來,廚余中有貝殼,擔心刺破垃圾袋弄臟垃圾桶。”問清楚原因后,老人多次上門做工作,終于讓居民改掉了這個習慣。

上個月初,朱家社區(qū)居委會對2幢樓的垃圾分類情況進行檢查,發(fā)現44戶居民垃圾分類100%達標。這也是該小區(qū)首個實現100%垃圾分類的居民樓。當晚,老人寫下了題為《謝謝二幢住戶們的積極支持》的日記。

社區(qū)負責人:茅老的經驗可以復制

能在3個月內,讓44戶居民實現100%垃圾分類,茅永貴老人有什么經驗可以分享?

老人笑著告訴記者:“首先,要熟悉鄰居,多次上門宣傳后,一些鄰居礙于情面,不得不進行垃圾分類,慢慢地就養(yǎng)成垃圾分類習慣了;第二,對抱有僥幸心理躲避檢查的鄰居,我告訴他們,現在有桶邊督導,垃圾入桶后,會有人檢查,每家的塑料袋上印有二維碼,掃一掃就能知道哪一戶沒做到位;第三,對一些不理解的居民,想方設法讓他們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讓他們知道垃圾分類能讓垃圾實現資源再利用,減少垃圾處置量,改善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這不但是為自己,也是為子孫后代。”

社區(qū)居委會書記任亞鴻告訴記者:“茅老的垃圾分類做法,很讓我們感動,他所在的樓道是小區(qū)首個實現所有居民100%垃圾分類的樓道。目前朱家社區(qū)共有34幢居民樓,共有68名垃圾分類督導員,也就是每幢居民樓有2個垃圾分類督導員,像茅老這樣的黨員督導員一共25名。茅老的經驗是可以復制的。目前,他的垃圾分類做法和經驗已經在我們小區(qū)推廣,帶動更多的樓道實現垃圾分類,目前好幾個樓道都取得了不錯的垃圾分類成果。”

特此聲明:
1.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
2. 請文章來源方確保投稿文章內容及其附屬圖片無版權爭議問題,如發(fā)生涉及內容、版權等問題,文章來源方自負相關法律責任。
3.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內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益。